-
【2022年舟山招商】舟山 “双链融合” 激活创新引擎 研发费用增速全省第一
舟山 “双链融合” 激活创新引擎 研发费用增速全省第一 一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 舟山市坚持 “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奔赴”,2022 年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 14.95 亿元,同比增长 108%,增速居全省首位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43.61 亿元,增长 33.1%,增速同样全省领先。 在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,金海智造研发的全球首艘智能甲醇燃料动力船投入运营,碳排放降低 70%,获得国际船级社认证,订单金额超 5 亿美元。浙江石化 4000 万吨炼化项目二期引入 AI 优化系统,原油加工效率提升 12%,一季度产值达 800 亿元,带动石化产业研发投入增长 90%。 二、创新平台与产业集群共振 舟山构建 “一岛一平台” 创新格局:岱山岛建设海洋新能源研发中心,聚焦潮汐能发电技术,一季度研发投入 1.2 亿元,专利申请量增长 50%;定海工业园设立船舶智能建造研究院,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船舶虚拟调试技术,缩短建造周期 20%。 融入长三角科创网络,舟山与上海共建 “飞地实验室”,一季度促成 10 项海洋科技成果落地,其中深海养殖网箱智能监控系统在嵊泗县试点,养殖效率提升 35%。市科技局数据显示,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 65%,成为经济转型核心动力。 三、政策激励与要素保障 舟山市出台《科技惠企九条》,对研发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,一季度兑现资金 3223 万元。建立 “揭榜挂帅” 机制,面向全球发布 157 项技术需求,已吸引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团队承接攻关,研发投入达 2.8 亿元。 在人才方面,实施 “海星计划”,对引进的海洋领域专家给予最高 500 万元安家费,一季度柔性引进院士团队 2 个、博士 30 名。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共建 “现代学徒制” 班级,一季度培养技能人才 200 名,留舟就业率超 80%。
2022-05-1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